乐鱼体育在线

div data=datasource:20231007c8a347f115e843618d4b0016217bdb26 type=content

来源:乐鱼最新版本下载    发布时间:2024-08-19 13:54:08

  优化需求侧资源高效、安全、协同利用,促进需求侧管理全面升级与创新——《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解读

  优化需求侧资源高效、安全、协同利用,促进需求侧管理全面升级与创新——《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解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式对外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办法中指出将需求响应作为电力负荷管理的重要措施,按照“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的原则,发展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强化电力负荷调控管理能力,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能源安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清洁低碳能源的发展。

  1. 激发需求侧资源调控潜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下,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作用,增强电力安全保障能力已成为用电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方面,需求响应主体范围较广,包括各类经营性电力用户、非经营性电力用户及综合能源用户。通过扩大参与主体范围,能更好地调动需求侧资源的潜力,提高电力市场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激励等手段,可以激发需求侧资源灵活性,引导电力用户自主优化调节电力负荷,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需求,例如,以价格激励形式,向可调资源与可控资源发布邀约,激励用户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减少用电,保障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2. 强化电力安全底线思维,保障电力系统供需平衡

  随着用电负荷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尤其在夏季高温和冬季寒潮等尖峰时刻,使电力需求呈现明显的高峰,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和稳定。因此,为保障用电稳定性,需要强化电力安全思维,将电力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强对电力系统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亟需通过强化电力负荷管理的规范性、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合理性,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能力,例如引导社区居民用户在高峰时段采取节能措施,有效减轻电力系统的负荷压力,降低系统整体运行风险,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电力服务。

  3. 拓展电能替代新格局,实现节能减排降碳协同增效

  立足电力供需现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措施,拓展电能替代的范围和深度,将更多的能源消费转向绿色能源,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由此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同时,通过电能替代的方式,促进绿色电力供需协同互动,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1. 优化需求响应机制——确保市场化需求响应高效运行

  为加速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全方面推进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常态化运行,两个办法均再次定义了“需求响应”,精确指出“需求响应”将作为削峰填谷、电网调控、电力保供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且提出,建立并完善与电力市场衔接的需求响应价格机制。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统一、规范电力负荷管理责任主体权责,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通过实施尖峰电价等手段提高经济激励水平。鼓励需求响应主体参与相应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等,按市场规则获取经济收益。

  此外,《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强调激发需求侧资源灵活性,引导用户自主优化调节电力负荷,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消纳利用水平;《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重点强调了建立和完善需求侧资源与电力运行调节的衔接机制,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供需平衡体系,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2. 提高有序用电标准——强调保供底线,确保民生与关键用户用电

  为满足供需平衡,确保社会各方面对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要求逐步的提升,要一直提高有序用电标准,以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民生用电。《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从实施执行层面进一步科学规范有序用电全流程,并指出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的顺序安排电力电量平衡。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相比,《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对采取有序用电措施进行了更严格的规范,提出不得以国家和地方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的名义对用能企业、单位等实施无差别的有序用电。

  3. 强化系统支撑建设——推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升级与应用

  为辅助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信息技术,确保负荷管理工作的平稳实施,提出了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用于对电力用户、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开展负荷信息采集、预测分析、测试、调控、服务。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能提高对负荷的精确测量、监控和预测能力。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数据分析技术,系统能够实时获取负荷信息,并对负荷变化做准确预测。这样的能力提升将有利于更精细化、灵活化地负荷调度,满足市场需求和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实施电力负荷管理是确保电力保供有力有序有效的关键一环,在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和电力保供工作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未来将继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将更好地保障全国电力运行平稳有序。

  1. 从工作机制上,拓宽需求响应主体范围,实现需求侧资源多级协同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需求响应参与主体与资源挖潜不足,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没办法实现最优的协同效应。因此,需拓宽需求响应主体范围,促进实现需求侧资源的多级协同。能持续深化建立综合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综合平台,整合各类需求响应主体,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调度,提高协同效应。另外,对于已提及的需求响应资源库建立,还需推进其规模化发展。由于需求侧有着大量分散的、轻量的、个性化资源,存在个体障碍、时段局限、功率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精准调控的难度高于供电侧。不确定性源荷资源的大规模并网,会对电网的调控方法和运行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加大对新能源出力和负荷响应进行短期精准量化和平衡控制的难度。扩大需求响应资源库建设,能够增进供需双侧的高效互动,充分调节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运行。

  2. 从市场上,充分的发挥需求侧资源市场调控作用,实现电力市场常态化运行

  充分发挥需求侧资源市场调控作用,是实现电力市场常态化运行的关键。这种调控作用有助于提高电力市场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推动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适应能源转型和电力体系变革的需求。因此,深入研究和有效实施需求侧资源市场调控机制,对电力市场的常态化运行具备极其重大的学术和实践价值。可以制定健全的市场规则和机制,包括市场准入、交易机制、收费机制等方面,以确保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行。同时,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以促进市场的常态化运行。另外,还需持续推动需求侧资源多样化发展,鼓励和支持不一样的需求侧资源参与市场,包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和分布式能源等。通过多样化的需求侧资源参与,实现电力市场供需平衡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3. 从技术上,推进新一代需求侧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实现规模化调节技术支撑

  电力需求侧管理结合需求响应、电能替代、节约用电、绿色用电、智能用电等领域技术,能轻松实现电力消费的智能化和电力利用效率的提升。通过需求响应技术,能够准确的通过电力系统的供需情况,调整用户的用电行为和用电时间,以适应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电能替代技术能通过推广电力替代传统能源的方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节约用电技术则着重于优化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浪费,例如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能源管理系统等手段。绿色用电则强调使用清洁能源发电所产生的电力,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智能用电技术则通过智能电表、智能家居设备等,实现对电力消费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用电效率并降低能源浪费。同时,利用新型储能技术、虚拟电厂、车网互动、微电网等创新应用,能轻松实现电力的灵活调度和能量的有效储存与利用。

  此外,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方法,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等,能轻松实现电力消费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提供精确的能源数据和预测模型,为电力系统的规模化调节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电力负荷管理,整合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加快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为更好推动电力负荷接入系统和调用奠定基础。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结合各种技术方法的应用,能轻松实现电力消费的智能化、提升电力利用效率、革新电力利用方式,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规模化调节提供支持。(作者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曾鸣、王永利)

热门新闻 | NEWS

乐鱼体育在线